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寝都有什么讲究?

147小编 77 2025-07-25

古代封建帝王,总想着江山万世。从秦始皇开启了皇帝死后建造豪华的皇家陵寝的不正之风开始,帝王陵墓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文化,且盛衍不衰。

皇家陵寝是根据《易经·系辞》的记载选择的。《易经·系辞》记载:“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。”至春秋时代,孔子大力提倡“孝道”,厚葬之风盛行,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,以及种种讲究。风水理论认为,祖墓的风水,会影响后人的命运;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,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。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,以图皇权永固。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,如西周、秦朝、汉朝、隋朝唐朝均以长安为京师,故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;而元朝、明朝、清朝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,所以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。

各个朝代的皇家陵寝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讲究。

秦朝:秦始皇陵高120米,底边周长2167米。始皇陵是由黄土堆积而成。

唐朝:唐朝帝王陵墓的特点是“依山为陵”,十八座唐陵中,仅献陵、庄陵、端陵位于平原,其他都是利用山丘,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,居高临下,形成“南面为立,北面为朝”的形势。

宋朝:皇陵设在巩县,远离京师汴京,其主要原因是山水秀丽,土质优良,水位低,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。陵区南有嵩岳少室,北有黄河天险,有“头枕黄河,足蹬嵩岳”之意,被风水家视为“山高水来”的吉祥之地。

明朝:明蒋一葵在《长安客话》中说:“明皇陵形胜,自其近而观之,前有凤凰山如朱雀,后有黄花镇如玄武,左莽山即青龙,右虎峪即白虎,且东西山口两大水会流于朝宁河,环抱如玉带30余里,实为天造地设之区。”这也是非常好的风水宝地。

清朝:清代陵寝注重环境。对水文、地质、气候等诸因素进行严格的考察,而且更注重山川形势,要求所选的环境能够充分体现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,建筑质量也很高。

皇家陵寝风水再好,也没能阻挡这些封建王朝的灭亡。建造皇家陵寝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,皇帝是舒心了,可苦了老百姓。

上一篇: 形意拳十二形猴形之劲
下一篇: 风水小知识:五星峰之金星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