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衰发病率上升?医生提醒:天热喝水有讲究,这5种水别碰

147小编 59 2025-07-28

本文1768字 阅读3分钟
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,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。

炎热的夏天,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。但你知道吗?喝错水,也可能伤肾伤命。

近几年,慢性肾病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。根据《中国肾脏病报告(2023)》数据显示,我国慢性肾病患病率已达10.8%,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肾有问题。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,都是因为日常饮水习惯不当所致。

医生提醒:再热也别乱喝水,特别是这5种水,喝多了可能直接把肾喝坏!

一、肾脏到底怕什么?高温天最是考验期

肾脏承担着过滤血液、排毒、调节水电解质等关键功能。夏天出汗多,体内水分流失更快,肾脏负担也随之增加。

如果不及时补水,血容量减少,肾脏灌注不足,极易诱发急性肾损伤但补水也要讲究方式,喝对水是“救命”,喝错水可能是“催命”。

医生表示,夏季是肾病高发季节,尤其是已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痛风等慢性基础病的人,更要注意。

二、医生劝你别喝的5种水,很多人天天在喝

1. 久置的开水

很多人习惯把早上烧的水放一天,等口渴了接着喝。殊不知,久置的开水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长,容易滋生细菌,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,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也会升高。

虽然量不至于直接中毒,但长期饮用会增加肝肾负担,特别是免疫力低或有肾病的人,风险更大

2. 千滚水

“千滚水”指的是反复烧开的水。水反复加热后,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的浓度会升高这些物质虽微量,但长期摄入,可能对肾小管造成慢性损伤

肾病患者如果本身就有排毒功能障碍,再喝这类水无异于“雪上加霜”。

3. 饮料代替白水

很多年轻人一口水都不喝,一天靠奶茶、果汁、碳酸饮料“撑着”。但这些饮料中糖分高、磷酸盐多,会加重肾脏过滤负担,损伤肾功能

尤其是磷酸盐摄入过量,与钙结合后沉积在肾脏,可能诱发肾结石或肾钙化长期如此,肾脏慢慢“堵死”。

4. 冰镇水

夏天很多人喜欢喝冰水“解渴”,但冰水会刺激肾脏血管收缩,影响正常血流。特别是本身有肾功能减退的人,喝冰水可能诱发急性肾损伤或诱发原有病情恶化

不是不能喝冷水,而是要避免冰镇过度、暴饮,尤其饭后、运动后更要慎重。

5. 不明来源的瓶装水

一些廉价瓶装水、散装水,来源不明、存储不规范,可能含有超标的细菌、重金属、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,对肾脏极不友好。

长期饮用这种“问题水”,就像在慢慢“毒害”自己的肾。

三、想护肾,喝水也要讲科学

很多人觉得“多喝水就能护肾”,但其实喝水这件事,讲究比量更重要。

每天喝水多少合适?

正常人每天的建议饮水量是1500~2000毫升,如果夏天天气炎热、出汗增多,可适当增加到2500毫升左右。但也不要超过3000毫升,否则会加重心肾负担,反而不利健康。

什么时候喝水最好?

起床后:一杯温开水,有助排毒;

饭前半小时:帮助消化;

运动后:补充流失水分;

睡前一小时:少量饮水,防止夜间血稠。

喝什么水最好?

白开水,仍然是最安全、最健康的选择。烧开后自然放凉,不超过24小时饮用为宜。可以适当搭配淡茶水、柠檬水、矿泉水,但不宜过量。

四、这些人群,喝水更要“讲规矩”

1. 肾病患者医生建议:少量多次饮水,避免水分滞留。每天控制饮水量,根据尿量和医生建议制定饮水计划。

2. 高血压、糖尿病人这类人群本身肾脏易受损,要避免高糖、高钠的饮料。饮水应选择低钠、清淡的水。

3. 老年人老年人感知口渴能力下降,容易忘记喝水,建议定时提醒饮水,避免脱水诱发肾损伤。

4. 儿童儿童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,避免饮用冰水、饮料、浓茶等刺激性饮品,以免影响肾脏发育。

五、别等“肾衰”来敲门,预防从一杯水开始

肾功能不会一夜间“崩溃”,它是在你一次次喝错水、吃错东西、熬夜、乱吃药的过程中,一点点失守。

很多人等到脸肿、尿少、乏力、血肌酐升高,才意识到问题严重,但这时候往往已经是中晚期肾病,甚至接近尿毒症。

医生提醒:90%以上的慢性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,只有通过定期体检、科学饮水、规律作息,才能守住健康底线。

参考资料

[1] 《中国肾脏病报告(2023年)》. 国家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

[2] 国家卫生健康委《慢性肾脏病防治指南(2022年版)》

[3] 《这5种水别喝,肾脏最怕这些事》. 人民网健康频道,2023-07-02

[4] 《饮水与健康:肾脏病患者该如何喝水》. 中国疾控中心,2022-05-10

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!有你在,我们会更好!

上一篇: 太危险!有这样的邻居,请举报!
下一篇: 这5种花不建议放在家里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