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级禅意的八字短句

147小编 106 2025-09-11

1. 为者常成,行者常至——《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下》

释义:坚持行动的人终会成功,持续前行的人必达目标。

2.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——《诗经·小雅·车舝》

释义:高山令人仰望,大道引人前行;比喻崇高的德行值得效仿。

3. 生如芥子,心藏须弥——《祖堂集·归宗和尚》

释义:生命虽渺小如草籽,心灵却能容纳天地;强调心性的无限可能。

4. 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释义:生死相互转化,循环不息;体现道家对生死的辩证思考。

5. 山不让尘,川不辞盈——(晋)张华《励志诗》

释义:高山不弃微尘方成其巍峨,江河不舍细流方成其浩瀚;比喻积累的重要性。

6. 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——《道德经·第四十一章》

释义:至美的声音近乎无声,至大的形象超越具体;强调自然本真的境界。

7. 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——《道德经·第三十三章》

释义:能洞察他人是智慧,能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清醒。

8. 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——《道德经·第八十一章》

释义:真实的话往往朴实无华,华丽的言辞常缺乏真诚。

9. 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

释义:行善如登山般艰难,作恶如山崩般迅速;警示善恶的不同路径。

10. 厚德载物,雅量容人——《周易·坤卦》(化用)

释义:以深厚的德行承载万物,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他人。

11. 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释义:君子专注于根本(如修身),根基稳固则大道自然显现。

12. 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释义:自己不愿承受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;儒家“仁”的核心。

13. 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

释义:聪慧且勤奋,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觉羞耻;强调虚心学习。

14. 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——《周易·说卦》

释义:探究万物之理,通达本性,最终领悟天命;体现儒家的终极追求。

15. 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——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

释义:流动的水不会腐臭,常转的门轴不会被虫蛀;比喻生命在于运动。

16. 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释义:福祸相依,一时的损失可能带来长远的好处。

17. 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——(宋)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

释义:持之以恒的努力终能达成目标;强调坚持的力量。

18. 静如处子,动如脱兔——《孙子兵法·九地》

释义:静止时沉稳冷静,行动时迅猛果断;形容动静皆宜的素养。

19. 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

释义:铭记过去的经验教训,可作为未来的指引。

20. 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——(三国)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

释义:竭尽心力奉献,直到生命终结;体现忠诚与责任感。

21. 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释义:广泛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,偏听偏信则易陷入愚昧。

22. 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——《北齐书·元景安传》

释义:宁可为正义牺牲,也不苟且偷生;强调气节与尊严。

23. 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——(南朝)范晔《后汉书》

释义:真诚到极致,连金石都能被感化;强调信念的力量。

24.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—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释义:不冒险就无法获得成功;鼓励勇敢探索。

25. 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——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

释义:与其空想,不如付诸行动;强调实践的重要性。

26. 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——《晋书·安重荣传》

释义:机会稍纵即逝,错过难再;提醒把握时机。

27. 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——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

释义:品德高尚的人无需自夸,自然受人敬仰;强调身教的力量。

28. 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——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

释义:此处失去,彼处收获;比喻得失的辩证关系。

29. 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

释义:双方争斗让第三方获利;警示无谓内耗的危害。

30. 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释义: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;强调近朱者赤的道理。

上一篇: 五行简史:金木水火土的时空之旅
下一篇: 三元九运最后机遇,离火运剩两年,抓住行业红利的策略!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