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经解卦大全 | 详解卦二十七 山雷颐

147小编 123 2025-07-08

回复“人人都能学易经”,有惊喜~

颐卦第二十七

【原文】

颐:贞吉;观颐,自求口实。

《彖》曰:颐,贞吉,养正则吉也。观颐,观其所养也;自求口实,观其自养也。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:颐之时大矣哉!

《象》曰:山下有雷,颐;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

【译文】

《颐》卦象征颐养:守持正固可获吉祥;观察事物的颐养现象,应当明白用正道自求口中食物。

《彖传》说:颐养,守持正固可获吉祥,说明用正道养身才能导致吉祥。观察事物的颐养现象,是观察获得养育的客观条件;应当明白用正道自求口中食物,是观察领会自我养育的正确方法。天地养育万物,圣人养育贤者并养及万民:“颐养”之时的功效多么宏大啊!

《象传》说:山下响动着震雷(下动上止、如口嚼食),象征“颐养”;君子因此慎发言语以养德,节制饮食以养身。

【说明】

颐:卦名,下震上艮,象征“颐养”《序卦传》:“颐者,养也。” 案,“颐”字古文 (参见《噬嗑》卦《象传》译注引),状如口腮,像口中含物自养;本卦下震上艮,正有动止嚼物之象。《集解》引郑玄注,释《颐》卦名义曰:“颐,口车辅(犹言“口腮”)之名也。震动于下,艮止于上;车口动而上,因辅物以养人。”

贞吉:谓“颐养”之道,守正则吉。此即《象传》所释“养正则吉”之义。

观颐,自求口实:口实,谓口腹所需的食物。这两句再申前文“贞吉”辞义,说明观物颐养之象,当知以正道自求口中食物。《程传》:“天地造化,养育万物,各得其宜者,亦正而已矣”:“观人之所颐,与其自求口实之道,则善恶吉凶可见矣。

养正则吉也:此释卦名及卦辞“颐,贞吉”。《集解》引宋衷曰:“君子割不正不食,况非其食乎?是故所养必得贤明,自求口实必得体宜,是谓‘养正’也。”

观其所养也:此句与下文“观其自养也”,并释卦辞“观颐,自求口实”;说明“观颐”即观察事物获养的客观条件,“自求口实”是观察领会事物自养的主观方法。

颐之时大矣哉:此句上承前两句,援举“天地”、“圣人”养育万物、贤者、百姓为例,盛赞“颐养”之时的宏大功效。《程传》:“夫子推‘颐’之道,赞天地与圣人之功,曰‘颐之时大矣哉’。或云‘义’,或云‘用’,或止云‘时’,以其大者也。万物之生与养,时为大,故云‘时’也。”

山下有雷,颐:释《颐》卦上艮为山,下震为雷之象。《集解》引刘表曰:“山止于上,雷动于下,颐之象也。”(参阅卦辞译注引郑玄说)

慎言语,节饮食:这是说明“君子”效法《颐》卦“养正”之道,“慎言”养德、“节食”养身。《正义》:“先儒云:‘祸从口出,患从口入。’ 故于颐养而‘慎’、‘节’也。

卦辞谓“颐养”当正,《大象传》举“慎言”、“节食”以养德、养身发其义,至为明白贴切。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曰:“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此即“慎言语”之诫。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颐者,养也。谨言节食,能养其身,需动良止,万物皆春,黑事散消,不害于人。

颐为养,节食能养其身,下卦震为雷,上卦民为止。雷动而止,万物得养。此卦为张赛寻黄河之源卜得之卦。

筮遇此卦,举事则吉。食物在口,其颐隆起,观人之颐不能饱,须自求食物。指人勿羡于人,宜求于己。

占天时:天色阴沉,欲晴,欲雨不雨,午未当晴。

风水:墓下有溪涧,前有人家,后有古墓或窟。

求官:不遂,反生忧闷,亦主受骗。

婚姻:男克头妻,女克头夫,终成。

家宅:山下有路,或两头门出人,出游荡子,各宜守旧。

六甲:头胎子无害,春占生男,产妇有风疾。

出行:宜往西北方,女无阻滞,壬癸占,去不成。

求财:能得二三分财。

捕盗:在东北岩石之所,可捉。

交易:只宜守旧。

见贵:难见之兆。

求事:犯重则遂。

田蚕:如常。

行人:一往一来,事多疑虑,反复欲动不动,则见于途。

寻人:不久相逢,多虚少实。

遗失:在篱墙下水涧边。失物在堀坑中,往南北方寻。

疾病:寒热水痛,服药无效,往东北方求医。

词讼:有头无尾,我告他人,终不成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养正养育,谨言节食;观察实务,自知审慎。

得此卦者,对于言语及饮食,均须谨慎。宜守正道,谨言慎行,心怀阴谋者会招灾祸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生机显达,谨言慎行。

财运:内外升降,未必流通。

家宅:小心防火;贤妇从夫。

身体:上寒下热,五日乃愈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“颐”字从“臣”从“页”“臣”为“颐”的本字。“页”本是“首”字,《说文解字》说指头面,从 “口”,从“一”,“一”象征舌头,有养的意思。

卦体艮在上卦,震在下卦,艮为山,震为雷,雷动而山止。卦以上下两个阳爻象征上下唇,中间四个阴交象征虚而求食。颐口张而不合,有求食的状貌,所以可以作为观的对象。震阳在下而动,是进食之象。艮主止,止才能观。但震不是自己动,是系于良而动。如果良不止于上卦,震体即使要动也做不到,所以颐卦的主体在良。卦象上下实而中间虚,动而能止,象征颐口,这就是卦名为什么叫颐。

《序卦传》说:“物畜然后可养,故受之以颐。颐,养也。”“观颐就会想到所养,想到所养就会知道节制,这样嗜欲就可以免除,廉耻就可以确立,心志就可以安宁,养生养德的道理就都在其中了,所以“贞吉”。修养之道大体以静为主。天地万物都上面动下面止,只有颐下面动而上面止。以艮止制伏躁动和贪欲,是“观颐”的含义。人的颐口本来用来养身,颐口中空虚,所以能养身体,所以说“自求口实。”

颐卦内卦为艮,外卦为震。艮为黔喙之类,喙为口,即颐口之象;又为果。震为蕃鲜,为百谷。上下卦都有养的意思。“颐,贞吉”,所养得正就吉。养有得正的,有不得正的,不观察就不知道。观察所养的是什么人,养的公与私就区别开了;观察求什么来自养,养的贪与廉就可见了。如果所养的都是贤人,自养有所节制,养就得正,就没有不吉了。

说到天地圣人,意在把养道的伟大说到极处。人的养生多半在于自养,但是必须像天地的化育那样无私,使万物都得到它的德泽;必须像圣人那样对别人的疾苦感同身受,使贤哲和百姓无不同时沐浴他的恩惠。圣人体察天地的养而养,所以所养和天地一样大。《象传》说“颐之时大矣哉”,是说所养至为广泛,在养时就体现出来了,不说义,“义”字也在其中了。

以这一卦比拟人事,上三爻为艮,艮六五说“艮其辅”。辅,指上颔,有颐象。下三爻为震,上六说“视矍矍”,有观的意思。上下都互坤,坤为缶,为浆,有养的意思。但养也不只有一种方法,节制与宣发用来养正,饮食衣服用来养身体,威仪礼貌用来养品德,推已及物用来养人。人没有不有所养的,而所养各有各的不同。无论对内养自身还是对外养天下,重要的是只有得正才吉。

士人得到禄位,农民从事耕种,工人制造器物,商人流通货财,都是各食其力、各自养身而又得正的,否则,因为无钱糊口而忘记廉耻,像孟子所谓“苟无恒产,则放僻邪侈,无不为矣”,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观呢?观察人应当先观察他对“口实”的谋求。人只要不以饥渴害了心志,而能安贫乐道,所求有在“口实”之外的,所养就一定能体现应有的性情。自养是这样,养人就更崇高了,一定要像天地养万物、圣人养贤人以及亿万人民那样,得正而获吉。颐养之道都在其中。

通观全卦,上卦三爻都用于养人,下卦三爻都用于自养。养道以养人为公,以自养为私;自养之道以养道德为大,以养身体为小。所以初二、三爻所养都在口和身体,是私而小的;四、五、上爻所养都在道德和他人,是公而大的。无论养人还是自养,都以得正为吉,所以《象传》说:“山下有雷,颐,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”指颐口的作用在于说话和饮食,君子观颐象,就知道所应该慎重和节制的是什么了。

初爻以阳爻居下位,为动的开始,象征动而谋求自养,舍“灵龟”而观“朵颐”,所以凶。六二处于下卦的中位,因为上卦没有应爻而回头养初爻,故说“征凶”。六三虽然与上爻相应,但是上九拂逆颐养的节度向上谄媚,所以至于“十年勿用”,还有什么利益?六四身在上卦,所居当位,下应初爻,以上养下,体现了养的正道,又能威严寡欲,所以得吉。六五以阴交居阳位而亲比上爻,行动就会失位,安居才“贞吉”,所以“不可涉大川”。上九以阳爻处上位而据有四个阴交,众阴交都由它来养,故说“由颐”。但四个阴爻的得养,不知经历多少危险才能得吉,故说“厉吉”。养到这里就无往不利了,所以说“利涉大川”而“有庆”。

颐全卦专讲养生之道,而其根本在初爻。说龟,说虎,说颠,是为了显示作用:说拂,是为了调正趋向:说由,是为了表明原委。圣人之所以能够掌握造化的枢机,竭尽性命的道理,从颐卦就可以得到了解。

颐卦山下有雷,是上止下动的意思,即颐口的作用。言语是祸福的原因,饮食是生病的原因,只有动止得当才能言语不妄发,饮食不过度。君子观察颐象而知道应该慎重和节制,命令审慎而没有失误,财货节俭而没有浪费,推论到极处,即使养德和养天下,也无不是这样。

问征战:上卦止而下卦动,防止手下有安动而导致混乱的,或者漏泄机密,或者酗酒肇事,最需要谨慎。

问功名:山下有雷,雷发声,山也鸣,有声名腾达之象。

问经商:颐卦内震动而外静止,主内地物价上升,外地物价低落。又恐怕贩货到了外地,一时不能销售。货物大约不出食品之类。

问家宅:艮山静止而震雷动,山在上卦,雷在下卦,恐怕地盘震动,应该防止火灾。

问疾病:上卦止而下卦动,山属土,雷属火,主上焦寒冷闭塞,下焦发热泄泻的病症。必须等到五爻,《象传》说“顺以从上”,才能上下通畅而得吉。一爻为一日,必须到五日才能愈。

问行人:内卦动而外卦止,一定已经动身而为外面的事情所阻止。上九说“利涉大川”,可知必定从水路而来。近则六七日可以到,远则六七个月才能回来。

问胎孕:生男孩。

问失物:山下有雷,可知失物压在重物下,一时看不见,以后可以得到。

问讼事:主为言语饮食之类小事而争讼。下卦震动而上卦静止,一定有长官出来阻止,不会争讼到底。

问婚姻:颐即养。妇人主饮食,有养的意思。丈夫主外,妻子主内,内动而外止,有妇人顺从丈夫之象。吉。

传统解卦

这个卦下震上艮。震为雷,艮为山。山在上而雷在下,外实内虚。为雷在山下震动之表象,引申为咀嚼食物时上颚静止、下颚活动的状态,代表饮食之道。因而象征颐养;颐养必须坚守正道,所以君子应当言语谨慎以培养美好的品德,节制饮食以养育健康的身体。春暖万物养育,依时养贤育民。阳实阴虚,实者养人,虚者为人养。自食其力。

大象:形如口腔之象,取其饮食之道,须慎言,注重日常生活。

运势:处事欠缺周详考虑,不宜心怀阴谋,要守正道而善方吉。

事业:凡事得靠自己奋斗,不能依赖他人。要遵循正道,自食其力,谨言慎行,会有好的机遇。

经商:不得急于求成,应谨慎小心,循序渐进,诚以待人,真诚与他人合作,因时制宜,不断追求新的开拓方向,必要时可适当冒险。

求名:以丰富自身知识为目的,知足安乐,刻苦努力,成功的希望极大。

婚恋:不可急于求成,要加强自身修养,尤其不可三心二意。

决策:注意道德修养,乐于助人,救人急难,不贪求不应得的财物。尤其不可粗心大意,成就大阻力也大。

【原文】

初九,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,凶。

《象》曰:“观我朵颐”,亦不足贵也。

【译文】

初九,舍弃你灵龟般的美质,而观看我垂腮进食,有凶险。

《象传》说:“观看我垂腮进食”,说明初九的求养行为不值得尊重。

【说明】

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,凶:尔,指初九;灵龟,喻阳刚美质,《程传》:“龟能咽息不食,灵龟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养于外”;我,指六四;朵,《集解》“颐垂下动之貌”(此从《说文》“树木垂朵朵”引申);颐,口腮。这三句说明当“颐养”之时,初九上应六四,犹如以阳刚之实求养于阴虚,养身不得其道;故爻辞借六四的口吻责之曰:岂能舍弃你的灵龟,而观我垂腮食物?贪欲如是,必致凶险。《本义》:初九阳刚在下,足以不食;乃上应六四之阴,而动于欲,凶之道也。”

郑汝谐曰:“《颐》之上体皆吉,而下体皆凶;上体止也,下体动也。在上而止,养人者也;在下而动,求养于人者也。动而求养于人者,必累于口体之养,故虽以初之刚阳,未免于动其欲而观朵颐也。”(《东谷易翼传》)此谓上下卦爻义有别,可备参考。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初九,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,凶。【凶】

朵颐,指团然隆起状,汝有美味不,徒观我之啖嚼,是舍汝之所有,而羡我之所有,故为凶。

婚不成,讼事失理,求财不遂,病难安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凶:得此爻者,为争夺财利而起祸,大凡心底善良守正道者可无忧。做官的会受贿,失其廉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舍己观人,徒慕虚名。

财运:经营不顺,别人获利。

家宅:六神无主;婚姻不谐。

身体:饮食致病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爻辞尔与我对言,是《周易》中相比相应的爻互为宾主的体例。初爻的尔我,是应爻六四告诉初九的话,尔指初九,我是六四自称。龟为四灵之一,不饮不食,服气吐纳,是以渊深和缄默自养的动物。颐卦以初上两个阳交包括四个阴爻,有离象,而离为龟,故说“灵龟”。初九一个阳爻肇始,使万物萌生,即我身中的灵龟,不需要外面来养。舍“灵龟”而观“朵颐”,象征捐弃自己廉明的品德而做贪婪盗窃的事,这样的人可悲可叹,所以戒止说凶。《象传》说“不足贵”,指所养小而所失大,即使满足了欲望也没有什么可贵

问征战:古时候行军前必须占卜,以确定吉凶。辞说“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”,象征不敬畏神明而只知道贪取财物,所以说凶。

问经商:初爻象征初始,变阴则全卦为剥。剥是剥落,《象传》说“不利有攸往”,经商恐怕难以获利。爻辞所说的尔我指宾主,“朵颐”即口动进食。舍“灵龟”而观“朵颐”,即使有利也恐怕被别人夺去,所以凶。

问功名:“灵龟”指内心,“朵颐”是外貌,舍去内心而求外貌,舍去自己而观别人,必定徒有虚名而没有真才实学,功名难以成就。

问家宅:宅中六神不安,恐怕有外鬼来求食作祟,凶。

问疾病:病是饮食不节制所致应该向神祈祷,可以痊愈。

问婚嫁:尔我即男女两姓。“舍尔”“观我”显然可见两姓间不和谐,原因在于争论采礼。婚姻必定不成,成了也一定凶。

问讼事:一定是由口舌引起。说“舍我”,说“观尔”,是双方各执一辞,一时无法判决。凶。

【原文】

六二,颠颐;拂经,于丘颐,征凶。

《象》曰:六二“征凶”,行失类也。

【译文】

六二,既颠倒向下求获颐养,又违背常理,向高丘上的尊者索取颐养,往前进发必有凶险。

《象传》说:六二“往前进发必有凶险”,说明前行得不到朋类。

【说明】

颠颐:颠,倒也。此谓二无应于五,反向下求养于初,有失“颐”道,故为“颠颐”之象。

拂经,于丘颐,征凶:拂,违也;经,犹言“常理”;丘,喻上九,《本义》:“丘,土之高者,上之象也。”这三句承前句义,谓六二不能以柔顺中正自养,既“颠颐”求初,又违背“奉上”的常理,向上九索取颐养;以此往前必凶。《周易玩辞》:“得位得中有可养之势而不能自养,反由养于不中无位之爻(案,指上九),与常经相”;“上又艮体,故为‘于丘’。”

本爻辞句读意义,诸家说有不同。如:(一)《集解》引王肃注,以“拂经于丘”为句,谓二养初日“颠”,违常于五曰“拂经于丘”,无应而征故“凶”。(二)《本义》以“颠颐拂经”为句,释曰:“求养于初,则颠倒而违于常理;求养于上,则往而得凶。”

行失类:指六二若上行,所遇均阴,同性非“类”,故有。《尚氏学》:“阴阳相遇方为类,今六二不遇阳,故曰‘失类’“凶”。

六二本属“中正”之体,因与五无应,故“颠”以下乞,“拂”以上求,大失“颐养”之道,终致有“凶”。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六二,颠颐;拂经,于丘颐,征凶。【凶】

《说文》:“颠,塞也。”颠为填,以食物填于口中,使颐隆起。拂为过缶,经为胫,丘颐为山丘之两坡。代人之国,以求益地,之填颐,败绩于战场,喻为拂胫于丘隅。

讼宜进,官事有凶无恬,婚成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凶:得此爻者,大起大落,是非不一,凶者病致死。做官的须防被贬职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侥幸得成,终究是凶。

财运:不合常理,难免耗损。

家宅:未得其正;妇道可议。

身体:头昏眼花,小心调养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二爻比初爻而应五爻,阴柔而不能自我颐养,犹如女子不能自处而必须嫁人。这是阴柔不能独立,而必须从阳刚的原因所在。颠,倒的意思;拂,违的意思。经,指道理;丘,所行履处,象征常道。颐养以从上养下为常道,现在二爻虽然与五爻相应,但是阴柔而不能养五爻,反而向初爻求养,爻辞说“颠颐,拂经”,指颠倒错乱而违于常理。这样求养不会有福,这样去做也不会有同道的人,所以说“征凶”。《象传》说“行失类也”,震为行,阴阳各从它们的类,二爻不知道养内卦的,反而养外卦的坤,属于“失类”,所以“征凶”。

问征战:行军的要点首先是纪律严明,步调一致。爻辞说“颠颐拂经”,一定是违反了纪律,步调纷乱,凶险没有比这更大的了。

问经商:二爻变阳则全卦为损。损有耗损的意思,对经商不利。辞说颠,说拂,是明说买卖出人不合常理,所以说“征凶”。

问功名:“颠颐,拂经”,是不循常道而侥幸求功名,即使得到,最终也凶险。

问婚嫁:六二阴柔而居下卦,不奉养上位而养下位,属于颠倒拂乱而不得正道,妇道如何就不可问了。所以《象传》说“行失类也”,其凶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。

【原文】

六三,拂颐;贞凶,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

《象》曰:“十年勿用”,道大悖也。

【译文】

六三,违背“颐养”常理;守持正固以防凶险,十年之久不可施展才用,要是施用必将无所利益。

《象传》说:“十年之久不可施展才用”,说明六三与“颐养正道大相违逆。

【说明】

拂颐:此谓六三当“颐”之时,阴居阳位,违中失正,恃其有应于上九而求养不已,故为大悖“颐”道之象。《王注》:“履夫不正以养于上,纳上而谄者也,拂‘养正’之义。”

贞凶,十年勿用,无攸利:贞凶,犹言“守正防凶”(参见《屯》九五译注)。此承前文意,说明六三既“颐养”失正,当疾速改邪趋正,谨守防凶;并谓“十年”之久不可施用,若施用,必无所利。爻旨含警戒规劝之义。

六三的“求养”行为至所“不正”,但爻辞仍有勉其自反的意思。郑汝谐曰:“‘十年勿用,无攸利’,戒之也”;“因其有多欲妄动之心,示之以自反之理,作《易》之本意也”(《东谷易翼传》)。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六三,拂颐;贞凶,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【次吉】

拂颐,指有人击其颐,勿用,指不可施行。古时拂顾,为奇耻大受对俘虏或奴隶或施行。筮遇此爻,举事则凶,十年不可有所施为,无所利。

婚不成,求财获半,官事和,病未愈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凶:得此爻者,运势低迷,荒诞无稽,甚至有生死离别之伤。做官的有丧名失节之患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无路可走,闭门思过。

财运:久难成事,无利可图。

家宅:家宅不安;十年方婚。

身体:痼疾难治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三爻居内卦的极位,阴柔而不中正。三爻变阳则全卦为。《吕氏春秋》说,孔子卜得贲卦,说不吉,因为贲卦不得五色之正。颐卦三爻亲比二爻而应上爻,象征以谄媚奉养上爻,拂逆颐养的正道,所以凶。上下都互坤,坤为十年;坤又为用,因为拂逆正道,故说“十年勿用”。三至上爻有剥卦之象,剥卦的象辞说“不利有攸往”,有注说在剥落的时候,高亢愤激,拂逆于人而伤害了自身,所以“不利有攸往”。颐三爻拂逆的是正道,所以直说“无攸利”,说明无处可去,更无利可得。《象传》说“道大悖也”,指大大拂逆了颐养之道,以致“十年勿用”,这是深切地谴责而又弃绝它。

问征战:军队以正为吉,拂逆正道则不吉。颐即养,养兵而拂逆正道,兵就不可用了。《象传》说“道大悖也”,指好犯上作乱,败亡是必然的,所以凶。

问经商:商业的目的只是获利,说“无利”,无论商业大小、贩货远近,都无利可得。以至“十年勿用”,意思是很久也无法成事,所以凶。

问功名:求功名的要点是出山用世,以济世利民,以道养天下。倘若拂逆颐养的正道,至于“十年勿用”,那就将终身不能被任用了,所以说“无攸利”。

问家宅:住宅必定很久无人居住了,而且恐怕有鬼祟出来求食。家宅不安,居住不利。

问婚姻:主闺门不正,她的婚事也一定要等到十年后才能成。

问胎孕:生男孩。

【原文】

六四,颠颐,吉;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。

《象》曰:颠颐之吉,上施光也。

【译文】

六四,颠倒向下求获颐养(再用来养人),吉祥;就像老虎眈眈注视,迫切求物接连不绝,必无咎害。

《象传》说:“颠倒向下求获颐养(再用来养人),吉祥”,说明六四居上而能下施光明美德。

【说明】

颠颐,吉:此谓六四阴居上卦,得正应初,犹如上者向下求养,再用以养下,故虽“颠颐”却能获“吉”。《本义》:“柔居上而得正,所应又正,而赖其养以施于下,故虽颠而吉。”

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:眈眈,专一注视之状;逐逐,《程传》“相继而不乏”,犹言“连接不绝”。这三句以“虎视眈眈”喻四求初专诚不二;以“其欲逐逐”喻所需求连继不绝;又以“无咎”说明“养正”之时,求之有道必无害。《本义》:“虎视眈眈,下而专也;其欲逐逐,求而继也。又能如是,则‘无咎’也。”

四、二两爻并称“颠颐”,为何此吉彼凶?游酢指出:“二之志在物,而四之志在道。”(《折中》引)“在物”,则无应强求,故凶;“在道”,则养正利物,故吉。《象传》谓“上施光”,似乎表明六四含有“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”的微旨;因此“其欲逐逐”可以“无咎”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六四,颠颐,吉;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。【大吉】

颜为填,有食在口之象,吉。耽眈为视,逐逐,作攸攸,攸,远意。虎其视眈,其欲远、将求食以填颐,以虎之威,自可得其大。

官事有气,病安,求财必得,谋事成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吉:得此爻者,会得到好人的帮助,营谋遂意。做官的会得到祖上的恩惠,幸宠有加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养精蓄锐,可图功名。

财运:看清市场,买卖获利。

家宅:尚可称正。

身体:少欲则安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四爻阴柔得正,与阳刚的初九为正应。所居得位,以上养下,符合颐养之道,故说“颠颐,吉”。四爻属于上卦,得到了良气。艮为虎,耽即下视的样子,是威而不猛的意思。“逐逐”,《子夏易传》作“攸攸”,荀爽作“悠悠”,刘表作“眈眈”,解释为远。《汉书·叙传》的“六四耽耽,其欲涖”,颜师古注涖为利欲貌。初爻取象于龟,龟为介虫之首:四爻取象于虎,虎为百兽之王,两者相对应。龟的作用在于灵,虎的威风在于视,初爻与四爻取义各得其当。颐卦旁通大过,“大过,颠也”,所以四爻称颠,二爻也称颠。六二“颠颐,凶”,六四则因为“颠颐”而得吉这是为什么?因为六二处在下体而又养下,所以凶;六四处在上体而又应初爻,以阴应阳,又能威严寡欲,所以吉。

《象传》说:“颠颐之吉,上施光也。”上指上九。上九得到乾的一画有乾阳上烛,光明无所不照之象。四爻知道养乾元,乾的光就会施于四爻,而四爻即以乾光为自己的光,所以说“上施光也”

问征战:将士中的勇猛者称虎臣,也称虎责,都是就有勇力而言但必须先养精蓄锐,而不能仗恃威猛而轻率地前进,所以说“颠颐,吉。”

问经商:颠,恐怕一时物价有下跌之象。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”,比臂商人谋利的情状。能看取贱价而购人货物,所以吉而无咎。

问功名:自古功名的征兆多取龙虎,所以吉。“视耽耽”,“欲逐逐”,都是谋望腾达的意思。

问家宅:住宅右山白虎必定高,有怒目欲的形态,幸而四爻以阴爻居阴位而得正,可以无咎。

问胎孕:生男孩。

【原文】

六五,拂经;居贞吉,不可涉大川。

《象》曰:“居贞之吉”,顺以从上也。

【译文】

六五(譬如“君主”依赖上者养已以养天下),违背常理;静居守持正固可获吉祥,不可涉越大河巨流。

《象传》说:“静居守持正固可获吉祥”,说明六五应当顺从依赖上九阳刚贤者。

【说明】

拂经:此谓六五处《颐》“君位”,失正无应,阴柔无实,唯承上九阳刚,犹如不能养人、反赖上者养已以兼养天下,有背君主“养贤以及万民”的常理,故曰“拂经”。《程传》:“六五,‘颐’之时居君位,养天下者也。然其阴柔之质,才不足以养天下,上有刚阳之贤,故顺从之,赖其养已以济天下。”

居贞吉,不可涉大川:此承前句义,说明六五既失正不刚,宜趋正以居,从阳补阴,不可率意犯难涉险。《程传》:“阴柔之质,无贞刚之性,故戒以能居贞则吉;以阴柔之才,虽倚赖刚贤,能持循于平时,不可处艰难变故之际,故云‘不可涉大川’也。

六五的喻意在于:高居尊位者必须以充实的美德“养天下”但已身无法自养,故不得不依赖“上贤”的力量。《象传》谓“顺以从上”,即表明六五才德薄弱,不称其位。但因尚有“养天下”之心,故爻辞仍许其“居贞吉”。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六五,拂经;居贞吉,不可涉大川。【吉】

拂为击经为胫。有人击其胫,出行有悔之象,利于卜居,不可涉大川。

求财遂,谋事成,婚不成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吉:得此爻者,会有依靠,事可成,但不可乘船涉险。做官的会因人而功可成,位可保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固守为宜,急进难成。

财运:行商不利,可以做贾。

家宅:山居较宜;从一为吉。

身体:安居静养,劳累难治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六五以阴爻居阳位,无正应而亲比上爻,象征身为君王却不能养人,反为别人所养。这有拂于君王的常道,故说“拂经”。颐卦六爻只有初上两爻属阳,阳适宜行动,阴适宜静居,而且五爻在良体,良为止,行动就会失去伦类,故说“居贞吉”。五爻中虚,象坎卦,坎为险,又为大川。“居贞”虽然吉,但是养道未成就,不能涉越险难,所以说“不可涉大川”二爻说“拂经”,三爻“拂颐”,拂,违逆的意思。二三爻违逆颐养之道,所以都说凶。五爻也说“拂经”,却偏偏说吉,为什么呢?因为五爻的吉不在“拂经”,而在“居贞”,所以《象传》说:“居贞之吉,顺以从上。上指上九,意思是五爻接近上爻,能以阴柔顺从阳,所以居正而得吉。

问征战:行军之道,有成法也有权变。交辞的意思是能权变,似乎不必拘泥于常道,所以“拂经”无咎。说“居贞吉”,是宜于固守,不宜进攻。“不可涉大川”,恐怕在河流处有伏兵;借助于舟前往,要防止有风波的厄难。都应当谨慎。

问经商:有利于坐贾,不利于行商,贩货出国更值得忧虑。

问功名:出来应试,难以指望成名。

问家宅:上体为艮,居住在山中吉祥;如果临江近水,住宅不利。

问婚嫁:恐怕有不得媒人正聘的事,但只要能从一而终,也吉。

问胎孕:生男孩。

问疾病:病在五爻,久则四五月,快则五六天,因为调养失宜而得。能安居静养则吉,如果冒风雨走远路,恐怕难以治疗。

【原文】

上九,由颐;厉吉,利涉大川。

《象》曰:“由颐厉吉”,大有庆也。

【译文】

上九,天下依赖他获得颐养;知危能慎可获吉祥,利于涉越大河巨流。

《象传》说:“天下依赖他获得颐养,知危能慎可获吉祥”,说明上九大有福庆。

【说明】

由颐;厉吉,利涉大川:由颐,由之以颐,其构词法与《豫》九四“由豫”同(参阅该爻译注),此处犹言“天下赖以获养”。这三句说明上九最处《颐》极,阳刚充沛,有臣贤于君、君赖之以养天下之象;担此重任,知危能慎则吉,排难涉险必利。《本义》:“六五赖上九之养以养人,是物由上九以养也。位高任重,故厉而吉;阳刚在上,故‘利涉大川’。

《颐》上九“由颐”,与“由豫”语法结构上相似,甚至在爻义上也值得比较。王宗传曰:“《豫》之九四,天下由之以豫,故曰‘大有得’;《颐》之上九,天下由之以颐,故曰‘大有庆也。’”(《童溪易传》)

【解卦大全】

《断易天机》

上九,由颐;厉吉,利涉大川。【吉】

由颐指食后以手指剔牙状,人既饱食,何以畏难,有危可克,利涉大川。

与初九爻同断。

北宋易学家邵雍

吉:得此爻者,营谋有成,无往不利。做官的爵禄荣重。读书人会取得佳绩。

中国台湾傅佩荣

时运:谨慎努力,可以成功。

财运:辛苦经营,才有收获。

家宅:合家平安。

身体:虽危无碍。

《高岛易断》

颐卦初上两个刚交合起来养四个阴交。初交在下位,震阳还微弱,势力还不充沛;上爻居上位,良阳已经到了极致,德行足以养人,卦中四个阴爻都由上九来养,故说“由颐”。上爻在卦是成卦的主爻,在爻是养人的主爻,责任很重;而且以阳刚居危险多疑的位置,如果稍微表现出一点骄惰情绪,就会导致君王的疑忌和众人的怨恨,属于危殆之道。所以这时的为臣者,只有常怀危厉的念头才能保持吉祥。伊尹和周公忧勤厉,最终得吉,就是这个道理,所以说“厉吉”,即因惕厉而得吉。养到这时就乾元在我了,大川可以涉,危险可越,弱水不能陷溺,大海不能阻挡了,做什么不行呢?故说“利涉大川”。比六五的只可“居贞”而“不可涉大川”,又进了一步,这样就足以担当天下的大任,平定天下的艰危了而且天下的大治也在这“由颐”的作用。

《象传》说:“‘由颐,厉吉’,大有庆也。”指阳刚在上位,能从养已而及于养人,更推而至于养天下,这样就无人不被它养,无人不得吉庆了,所以《象传》说“大有庆也”。

问征战:谚语说“养兵千日,用在一朝”,能够效力于疆场,是从平日的教养而来,所以说“由颐”。兵是危险的事,不知经历多少危险才能告捷,所以说“厉吉”。“利涉大川”,必须军士同心同德,临危不惧,比如周武王率军在孟津与八百诸侯会盟,诸葛渡过泸水就是例子。

问经商:商业的目的只在谋利,得利才足以养身养家。但商人不能安居而得利,必须涉历艰险,甚至远涉重洋才能获利,故说“厉吉”。

问功名:功名之道,要由小而大,由卑而尊,必须忧勤厉,才能功成名就。《象传》说“大有庆也”,即所谓“得之有喜”。

问疾病:虽然危险,但能得救,所以说“厉吉”。

问胎孕:生男孩,所以《象传》说“大有庆也”。

【总论】

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有这样一段话:“酒者,天之美禄,帝王所以颐养天下,享祀祈福,扶衰养疾。”诚然,佳酿美酒可以颐养人体,但若狂饮无度,必成为伤身损德的媒介。

同理,《颐》卦虽发“颐养”之义,卦辞开句便诫:守正则吉。卦中所揭明的“养正”意义,基本宗旨体现在两端:“自养”之道,当本于德,不可弃德求欲;“养人”之道,当出于公,必须养德及物。

六爻的喻旨,下三爻皆“自养”不得其道,因此初“凶”、二“征凶”、三“无攸利”;上三爻皆努力“养人”,故四“吉”、五“居贞吉”、上“吉”且“利”。

《折中》引吴曰慎曰:“初九、六二、六三,皆自养口体,私而小者也;六四、六五、上九,皆养其德以养人,公而大者也。公而大者吉,得‘颐’之正也;私而小者凶,失‘颐’之贞也。可不‘观颐’而自求其正耶?”可见六爻大义是集中赞美“养人”、“养贤”、“养天下”的“颐养盛德。

若回头就卦辞“自求口实”看,则卦中尽管强调“养德”其立足点仍未尝偏离物质基础。据此辨析《颐》卦“养天下”的义理,似与《孟子》提倡的“民本”思想以及《管子》所发“王者以民为天,民以食为天”的言论略可勾联;此中自然也看出《周易》作者的进步观念。

上一篇: 易经解卦大全 | 详解卦十一 地天泰
下一篇: 这两座塔,一座被雷劈掉两层,一座歪斜400年,怎么回事?
最新文章